首页 > 乡村振兴 正文

设施草莓栽培模式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29 

桑婷    宁夏农科院   副研究员

2021年4月29日

       我区设施草莓栽培以促成栽培为主,8-9月定植,11-12月始收,盛果期内供应圣诞节、元旦、春节,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是否需要打破休眠,草莓主要栽培模式为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

       促成栽培:11~12月始收 利用保护设施,在秋冬季加温保温,防止草莓进入休眠,而使其继续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的一种特早熟栽培模式。

       半促成栽培:2~3月始收在秋冬季的自然环境下满足草莓的低温需求量,使其通过自然休眠,或中途人为打破其休眠,采用保温或加温的办法促进植株开花结果,提早上市的一种方法。

       露地栽培:5~6月始收。

       一、栽培技术要点

     (1)选购壮苗——建议使用脱毒种苗

       草莓病毒病在草莓植株中长期积累会使植株出现生长势减弱、个体矮化、叶片变小黄化、畸形果多果小、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品种退化现象,给草莓栽培者带来巨大损失。

       培育脱毒草莓苗可减轻病毒病危害。

       脱毒苗生长旺盛,株型健壮,不易发生由于病毒病引起的生长障碍;繁殖子苗能力强;开花结果多,产量高;使果实品质恢复其品种的特色;抗性提高,病害少。

       常用脱毒技术——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第一部分草莓茎尖无菌处理

       第二部分草莓茎尖超低温脱毒处理

       选购壮苗——培育方式:基质苗or裸根苗

       基质苗

       采用无土基质、育苗槽培育的种苗。育苗槽与土壤隔绝,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虫害。

       基质营养供应充分,pH适合根系生长,根系发达,苗子健壮。

       定植时带“坨”,定植不伤根、缓苗快,生长速度快,开花结果早,产量高,是目前理想的育苗方式。

       缺点:成本高,运输量大,苗子价格略高。

       裸根苗

       种植在土壤中,起苗后去除土壤,根系裸露在外,没有泥土等其他附着的苗子。

       优点:重量小,包装、运输、储藏、定植省工方便,目前远距离运输还采用这个方式。

       缺点:土壤生产容易带菌带毒,起苗时根系受损伤大,定植后缓苗慢,生长速度慢,容易受病菌侵害。

       选购壮苗——培育地点:高海拔山地苗or普通苗

       草莓苗子生长喜冷凉气候,北方6-8月夏季气温高,不能满足苗子生长所需适宜的温度,所以产生了高海拔山地育苗

       高海拔山地苗:

       苗场建在高海拔山区,充分利用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的特点进行育苗,山地苗通常生长健壮,定植缓苗快,开花坐果早,病虫害少。

       普通苗:

       与山地苗相比,普通苗生长期气温高,尤其是中后期,气温高导致苗子容易徒长,叶色浅,生长势弱,病虫害较多,开花坐果较晚。

       选购壮苗——优质壮苗标准

       种苗生长期

       一般选择生长期在40-50天的种苗最好,这段时期的种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连续开花结果能力强。若草莓的生长期过长虽然种苗显得健壮但根系老化,定植后缓苗时间长且不易成活。其次1年以上老苗品种易退化会降低开花坐果率,抗性下降易产生病虫害。

       种苗茎粗

       定植时尽量选择茎粗0.6-1.0cm、三叶一心的种苗,保证其根系完整、至少6条主根,根长6-8cm,根系颜色微黄或呈白色。若种苗茎粗较小则长势弱,缓苗期长、延后开花坐果;若茎粗过大则根系易出现老化影响缓苗。

       植株细节

       挑选种苗时注意查看幼苗的叶柄、髓心、根基部细节,避免在其在生长或运输过程中侵染病害或遭不良环境影响。健康的植株的叶柄维管束不变色,基部掰开后髓心为鲜活的白色、不发黄,主根纵剖后其髓心不变色。

       无病虫害

       观察育苗地,尽量选择以绿色防控为主要手段的无病虫害种苗,一方面能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发生,提升草莓产量及品质;另一方面绿色防控能有效减少育苗阶段药剂使用避免种苗产生抗药性,导致栽培阶段病虫害防治困难。

选择重量20-40克的种苗

       一般重量为20-40g、3-5张功能叶片的种苗,其生长能力强、花芽分化时间适宜有利于坐果。若种苗重量太小则功能叶少、生长缓慢,会推迟花芽分化,推后果实成熟时间、影响坐果率。

       购苗流程

       最好选择有种苗示范田的商家,根据其种苗示范田判断下一代,观察其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等性状。另外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商家,签订正规合同并提供发票,以利于后期维权保障。不要贪小便宜,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浪费一整年的精力和成本。

      (2)定植前准备——土壤消毒

       在整地施肥前对设施土壤进行太阳能消毒或药剂熏蒸消毒, 以杀灭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

       太阳能+有机质处理技术要点

       (1)大棚草莓采收结束,先挖除有病的植株,将余下的植株地上部分茎叶割下均匀放在垄沟内,后再挖除植株根系;密闭大棚,对大棚内环境及土壤进行为期1周的太阳能高温消毒。挖除的草莓残体须焚烧、深埋或放置到远离种植区域的地方。

      (2)消毒结束,将亩用豆饼300-400斤或米糠300-500公斤、羊粪等农家肥3吨或禽畜粪肥+菌菇渣或农作物秸秆等1500-2500公斤、石灰氮颗粒剂50-80公斤均匀撒施在棚内,灌水,水位接近垄面,用拖拉机进行旋耕。

       (3)旋耕结束,整平土地,补充水位高于土表1-2cm,密闭棚膜30-40天,期间如出现土表干裂须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4)定植前15天拆除棚膜(8月上旬),做好定植前准备。 

       也可选择单纯太阳能高温焖棚,在定植前统一施入腐熟有机肥和化肥。

       定植前准备——整地施肥。

       草莓种植要求在定植前15天,整地施好基肥。

       草莓属于喜肥作物,并且要求氮、磷、钾成分完全的肥料。根据草莓耐肥力较弱的特点,施用过量的化肥容易烂根或产生烧苗现象,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作底肥,是草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每亩铺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钾肥20公斤,复合肥25-30㎏,过磷酸钙50公斤,腐熟饼肥150公斤,土壤深翻2次,深度30cm。

       定植前准备——起垄

       起垄按照垄距90 cm、垄高40cm、垄底宽60cm、垄顶宽40cm 起垄,做到垄面结实耐用、平整、中间略凹。

       将滴灌管安在每垄中间,滴眼间距10-20cm,每垄可铺设1-2条,在棚前边沿安装主管道。

       (3)定植

       定植时期:适时早栽,早熟效益十分明显。宁夏地区温室草莓定植时间一般在8 月中下旬至 9 月中旬。

       定植密度: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垄2行,株距18-25cm,行距20-30cm,每亩栽6000-7000株。

       定植方法:50%草莓植株达到花芽分化期为定植适期。定植前苗子进行分级,去除多余叶片,留 3 叶 1 心,用 3%甲基托布津蘸根。定植时苗子弓背向垄外侧,使花序生长方向一致。

       定植深度:先把土挖开,将根舒展置于穴内,合理的栽植深度是苗子的根茎交界部与地面平齐,根系与根颈部垂直,然后填入细土,压实,并轻轻提一苗,使根系与土紧密结合,达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定植后立即灌透定根水,遇干旱,栽后三天内每天浇一次水,以后逐渐减少。

       定植后及时检查,保证苗全苗齐。

      (4)定植后管理

       光照管理

       栽苗后前3天全天遮阴,第4天后上午10:00 至下午3:00 遮阴,其余时间见光,第7天后根据缓苗情况适当在中午强光下遮阴即可。

       在整个生长期内增加光照,特殊低温天气下午适当提前盖棉被。

       草莓开花结果期和旺盛生长期适宜的光照长度为12~15 小时,而花芽分化期则需要 8-12 小时的短日照。16 小时以上日照易造成草莓植株生长过旺,花芽不能形成。草莓匍匐茎的形成和生长需要长日照条件,在短日照条件下草莓新茎不能抽生匍匐茎。

       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间温度18-20℃。

       幼苗期白天保持22-25℃,夜间温度12-15℃。

       开花期的温度宜保持在22-25℃,夜间温度控制在6-10℃,湿度控制在40%左右。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的温度宜保持在20~25 ℃,夜间温度宜控制在5 ℃以上,湿度控制在 60%~70%。

       整个生长期内进行变温管理,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发展,提高草莓品质。

       肥水管理

       缓苗后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一般5~7天浇1次小水,防止徒长;开花至采收期 3~5 天浇1次水。总体遵循“湿而不涝、干而不旱”的原则,提高土壤水分,保持大棚内的湿度,避免高温造成的叶片伤害。

       追肥宜少量多次,可结合灌水进行,一般在铺地膜前施肥 1 次,以后在果实膨大期、采收初期各施 1 次,采果后每次追肥,果实收获高峰过后的发叶期施 1 次。

       覆盖地膜

       草莓个别植株开花、80%现花蕾时覆盖地膜(10月下旬),通常以厚度1.2-1.5丝,透光率为10%的黑色或银黑色地膜最佳。覆盖地膜不要在中午进行,一般在上午 11:00 前或下午 3:00 后操作为好,随盖随放苗,防止高温烧伤叶片。破膜放苗的洞口要尽量小,以增加保温保湿效果,并防止洞口处滋生杂草。

      (5)植株管理

       摘除老叶、黄叶、匍匐茎

       草莓定植成活后,新叶开始抽发,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所有的匍匐茎,从而可降低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花芽分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每个植株保留有效功能叶 7~12 片即可。

       掰除多余蘖芽

       在顶花芽抽出前,只需保留 1 个顶芽,而将蘖芽全部掰除;在顶花序抽生后,选留 2 个方位好且粗壮的蘖芽,其余掰除;以后再抽生的蘖芽叶全及时掰除。

       疏花疏果

       根据植株的生长结果情况,摘除过多、过弱的花序,一般保留2-3个花序,蕾期摘除过高级序花;坐果期摘除病虫果、畸形果、过小的果,保留大果,每个花序保留3-4个果,一般每株留果约6-12个为宜。

       辅助授粉:

       为了提高坐果率、果实品质和果实商品性,需采用蜜蜂或熊蜂进行授粉。 可在30%植株现蕾时放入蜜蜂,一般 1 个标准棚放养1 箱蜂,蜂箱放置高度应高于草莓植株 30 cm 以上,蜜蜂活动最适宜温度为 20~25 ℃,放蜂后避免使用杀虫、杀菌剂。 把白砂糖和温开水按 1 ∶ 1的比例配好,溶解后放置于蜂箱前,供蜜蜂取食。经常清扫蜂箱底部杂物以防发生螨虫。

      (6)病虫害防治

       灰霉病:湿度80%以上,温度18-23℃最易发病(低温高湿),连雨天,棚内换气不畅,管理不当,老病叶多等情况多发。

防治措施:病株、病果及时移出棚外,及时摘除老叶,科学通风,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在发病时期闭棚将温度提高到35℃,闷棚2小时,然后放风降温,连续2-3次可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发病较重时可选择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7天1次,连续喷2-3次,建议交替施药,以免发生抗药性。

       白粉病: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时易大流行。

       防治措施:发病前期硫磺熏蒸进行防治。温室内每隔10米在棚室中央放置一个电热自动控温硫磺熏蒸罐,于傍晚扣膜后进行熏蒸,每天不超过4小时,连续熏蒸3天即可起到明显效果。病害发生较重时,选择化学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哚麦可(四氟醚唑)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时主要喷施叶片背面,每次间隔7天,连续喷雾3次。经常使用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

       根腐病:低温高湿病害,定植后出现适宜的发病条件,植株发病甚至连片死亡。

       防治措施: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发病时采用灌根或喷洒根茎的方法防治。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对已发生根腐病草莓,应及时拔出病株,然后进行灌根,一般可用30%甲霜·恶霉灵(瑞苗清)、精甲霜灵咯菌腈(亮盾)进行灌根。

       炭疽病:高温加根部排水不良多发。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

       防治措施:降低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降低地温,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7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4次,药剂宜轮换使用。

        蚜虫:初夏和初秋密度最大。蚜虫能传播草莓病毒,导致病毒病大发生

        防治措施:可采用天敌捕杀蚜虫,天敌较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应尽量少使用广谱性农药,以保护天敌。可采用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剂3000~5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或50%抗蚜威3000倍,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2.5%功夫(除虫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蓟马:蓟马喜欢温暖、干旱,主要危害花及幼果,影响花芽分化,幼果危害症状为果实粗糙,果尖呈水锈状,后期幼果呈黑褐色、僵死。

        防治措施:可采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1500-2000倍液,0.5%苦参碱或10%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25%的噻虫嗪1000-1500倍液,22.4%螺虫乙酯1500倍液交替叶面喷雾防治,7-10天施用1次,连喷2-3次。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特性,建议在下午用药。

       红蜘蛛:设施中由于环境适宜、天敌较少,是红蜘蛛的重灾区,常发生在开花挂果期,对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威胁很大。红蜘蛛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草莓叶背刺吸汁液、吐丝、结网、产卵和为害。

       防治措施:可投放天敌防治,每亩6000株草莓释放5-6瓶加州新小绥螨,每株释放1片叶,间隔30天补充释放1次。花后有红蜘蛛且出现叶背发红和丝网症状时先劈老叶,再喷施联苯肼酯1500倍、尼索朗1000倍,间隔3-5天再喷施丁氟螨酯1500倍、尼索朗1000倍,药后释放加州新小绥螨。

       (7)采收

       草莓从开花到成熟需35~40天,果面90%着色时采收。采收时应在早晨露水已干至中午高温来临前进行。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并掐断果柄,连同部分果梗一起摘,果柄越短越好,不要硬拉,以免损伤果实,须轻拿、轻摘、轻放。

       采收后经冷藏、分拣、包装后上市。

       二、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展示

       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广泛推广的新技术,采用复合基质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草莓质量。同时,由于高架草莓操作方便,减轻了草莓生产的管理强度,大大减轻了用工量,节约生产管理成本。

       泡沫槽高架H模式

       优点:对温度、盐分缓冲性好,透气性好,水肥管理相对简单。

       缺点:基质用量大、栽培密度低。

       NGS模式

       优点:栽培密度大、节水节肥,基质用量少。

       缺点:基质过少对温度、盐分缓冲性差、双层膜结构根系透气性差、易发生根部病害。

    ‘A型’3层栽培模式  增加空间利用效率。

       草莓-食用菌立体栽培模式  增加空间利用效率。

       网红模式——空中草莓,草莓天瀑。